逆向考研,即 选择比本科学校更差的大学进行报考的现象,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以下是关于逆向考研的一些关键信息:
逆向考研比例逐年上升
从2019届的4.1%上升至2023届的6.5%。
主要动机
职业发展需要(49%)。
就业前景好(43%)。
想改变专业或随大流读研。
学科分布
法学(13.6%)。
医学(12.5%)。
艺术学(12.3%)。
文学(11.0%)。
这些学科的逆向考研比例均超过了10%。
现实选择的原因
考研竞争加剧,压力增大,导致一些考生选择“逆向考研”以增加录取概率。
部分考生心态发生变化,从“本科看学校”转变为“硕士选专业”。
部分“双一流”高校考研高分“落榜生”迫于无奈,被迫调剂到“双非”高校。
明智之选
逆向考研也是一些考生深思熟虑后的明智之选,他们更关注个人职业发展和专业兴趣。
名校本科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对自己的未来规划有更清晰的认知,名校“情结”相对淡化,更能对报考院校、学科排名以及时间成本等因素进行合理地权衡排序。
总的来说,逆向考研是一种理性和务实的选择,反映了考生在选择考研院校时更加注重职业发展和专业实力,而非单纯追求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