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硕士回家种地

教育图书 · 2025-01-02 16:01:38

近年来,确实有一些研究生选择回家种地,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案例:

河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苗卫芳

苗卫芳在河北大学攻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毕业后未能找到理想工作,最终回到农村家里种地。其父因此试图服药自杀,所幸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

四川农大研究生黄昌学

黄昌学放弃近万元的月薪,回到家乡发展猕猴桃和林下种植食用菌产业,年净赚30万元,不仅事业有成,还带领村民共同致富,被选为村长。

留学归来的文学专业硕士肖源

肖源在国外留学七年,回国后选择回到湖南娄底,承包2400亩良田成为农民。尽管村里人嘲笑她,但她认为这是她做出的最正确的选择。

厦门大学博士生陈小龙

陈小龙毕业于厦门大学,专业是研究水稻生产,年薪30万元。他和其他博士一起来到湖南祁阳县,开始庄稼汉的生活。

天津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学博士郑立兴

郑立兴在2016年筹集200万元回到农村,承包195亩农田,开始发展有机农业。

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硕士栗超

栗超毕业后放弃国外就业,回到家乡王杲铺镇自主创业,采用新的种植模式和经营理念,托管了1.3万亩地,帮助集体增收300余万元。

这些案例表明,尽管高学历者在传统观念中可能被视为高端人才,但在面对就业压力和生活选择时,他们也会选择回到农村从事农业工作。这一现象反映了社会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在逐渐提高,同时也提醒我们教育不仅仅是追求高薪工作,更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贡献。

建议

对于高学历者来说,选择回家种地需要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社会偏见,但只要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并坚持不懈地努力,同样可以取得成功。

社会应该更加包容和支持这些选择,为高学历者提供更多的创业和发展机会,尤其是在农业领域。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农业也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领域,值得更多年轻人去探索和尝试。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