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导师黑话是指在考研交流中,导师使用的一些隐晦、双关或者特定行业内的话术。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考研导师黑话及其含义:
Top 1
你想考学硕还是专硕呀?
暗语:我想考专硕。
解释:学硕以学术研究为导向,专硕以实践为指导,更重就业。部分专硕要求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而学硕则不需要。对于大部分专业来说,专业硕士较学术硕士难度低。调剂时,学硕能调剂到专硕,反之不能。学硕原则上学费不超过8000元,专硕大部分院校在1-2万间,还需看具体专业。
Top 2
我太水了,只能考考水区了。
暗语:判卷尺度比较轻松的地区。
解释:考研分A、B区,网传考研地区还有水区和旱区的之分。因为公共课是由省招办统一改卷,专业课是由所报考的学校改卷,所以就出现各地方改卷标准的不同,有些地方标准宽松,有些则标准严格。在正式的判卷过程前,会首先进行试评。抽取不低于100份有效样本试卷,由全体评卷员根据评分细则进行试评。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检验和完善评分细则。同时对评卷员也要进行评估,对不合要求的评卷员再次培训,不合格的评卷员予以辞退。
Top 3
你想考哪个学校呀?定好了吗?
暗语:必须是国内最好的学校了。
解释:"34所"即在招收硕士研究生的过程中可以自主划定复试分数线的高校,一共有34所高校因此简称"34所"。
Part1
A:考研你打算考哪里呢?
B:我想考水区
潜台词:我想考改卷比较宽松能拿高分的地区。
Part2
A:考研你想读学硕还是专硕?
B:利于就业就行
潜台词:我想考专硕。
Part3
A:你考研想去哪个城市啊?
B:包邮区就好,我不挑!
潜台词:我不想去偏远地区... 哈哈哈,真是很有意思!
02导师回复模棱两可
表示欢迎然后说要等学校官方通知或者等国家线公布,对于这类导师,他们一方面可能也在等院系安排,大多处于观望状态,对于今年的招生缺额没有一个明确的数字;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无法直观的通过你的邮件做出判断,想看到你的复试表现后再做打算。遇到这种没有明显接受或拒绝的情况也不要气馁,毕竟导师还是看过你的邮件了,留个大致的印象,总比拒绝好。三是表示自己会全力备考,期待复试上与导师见面。
03导师明确回复
对于“今年不收学生”“已招满”、“没有名额了”等类似的回复,就代表导师明确拒绝了,礼貌回复一下即可,然后迅速转移目标,抓紧时间,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
总结一下特征就是,会不断push自己的学生,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在能力差、研究不认真、态度不端正等方面。
“抢一作型”大坑
这类导师真的是读研路上的大坑。学生辛辛苦苦做的研究成果,导师随便挥一挥笔,写上几条修改意见,就敢厚着脸皮要求学生把一作的位置让给TA。大多数的学生面对这样的情况,考虑到要顺利毕业,都会选择忍气吞声。
这些黑话在考研交流中较为常见,了解这些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与导师沟通,提高考研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