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历史学基础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
列强的对华侵略:包括历次侵华战争、重要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边疆危机与朝贡体系崩解、列强划分势力范围等。
清统治的衰落:涉及太平天国时期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的政权和制度、湘淮军与地方势力的崛起、清廷政局、义和团运动等。
近代化的启动:包括“师夷长技以制夷”、早期维新思潮、洋务运动、官督商办、戊戌维新运动等。
清末改革与社会变迁:包括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晚期教育改革、八旗绿营的衰落与新军的编练等。
中国古代史
古代史涵盖了中国从远古到明清时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包括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文化、制度等。
中国当代史
当代史主要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变革与发展。
世界史
世界古代史:包括从史前人类到古代文明时期的历史发展。
世界中世纪史:涵盖中世纪时期各大文明的发展及其相互影响。
世界近现代史:包括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初的历史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进程。
世界当代史:涉及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变化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发展。
史学史
史学史主要研究历史学的发展过程,包括历史学的起源、各个时期的历史研究方法、史学研究者的贡献等。
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主要探讨地理环境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包括古代文明的地理背景、地理环境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等。
史学理论
史学理论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历史辩证法、历史发展规律等,这些理论是理解和分析历史的重要工具。
考试形式与要求
考研历史学基础通常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考试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列举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等。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中国近现代及当代历史的基本发展脉络和重点问题,全面了解历史教育学的基本内容和实践现状,熟悉历史教学的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议考生在复习时,重点掌握各个时期的历史事件、人物、文化、制度等内容,同时注重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由于不同学校的考试科目和难度有所不同,建议考生仔细查看目标院校的考试大纲,明确复习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