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压分学校通常指的是那些在考研过程中故意将考生分数压低,以降低一志愿录取人数,从而在招生调剂时捡漏的学校。以下是一些被广泛认为存在压分现象的学校:
浙江工商大学:
复试淘汰率高达85%,表明该学校在复试中可能采取了较为严苛的评分标准。
湘潭大学:
专业课压分严重,例如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仅有一个人过了去年的分数线。
宁夏大学:
文科专业压分现象尤为突出,有考生反映专业课分数被压至极低,甚至有个位数的情况。
内蒙古大学:
中国史学专业分数奇低,大多数考生的分数在100到150分之间,最高分仅为190多分。
深圳大学:
数学系考生普遍表现不佳,但最终录取的多为从名校调剂过来的学生。
上海戏剧学院:
表演专业在考研中出现了两门专业课严重压分的情况,导致所有报考该方向的考生无一通过国家线。
重庆师范大学:
有考生反映该校某些专业考研中遭遇了压分现象,特别是专业课二。
西安美术学院:
书法理论专业存在压分情况,评分体系和评卷人员调整导致理论整体偏低。
大连海事大学:
题型不固定,年年不重样,给考生带来困扰。
这些学校的压分行为可能会对考生的考研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导致许多考生无法达到预期的成绩和录取目标。因此,建议考生在选择报考院校时,除了考虑学校的整体实力和知名度,也要充分了解其招生政策和评分标准,避免因不了解情况而遭遇不必要的压分。同时,也可以考虑咨询学长学姐或专业人士的意见,以获取更为全面和准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