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考研中,脉象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疾病的辨证施治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一些常见脉象及其主病:
浮脉类
浮:轻取轻得,举之泛泛有余,主表证或虚证。
洪:脉来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主热盛。
濡:浮小而细软,主虚证,又主湿。
散:浮散无根,元气离散,脏腑之气将绝。
芤:浮大中空,如按葱管,主失血,伤精。
革:浮而搏指,中空外坚,主精血亏虚。
沉脉类
沉:重按始得,轻取不应,主里证。
伏:重按推筋着骨始得,主邪闭、厥证、痛极,又主阳衰。
弱:柔细而沉,主气血不足。
牢:沉实弦长,主阴寒内积,疝气癥瘕。
迟脉类
迟:一息不足四至,主寒证。
缓:一息四至,脉来怠缓,主湿证,脾虚。
涩:脉细行迟,往来艰涩,如轻刀刮竹,主精伤、血少、气滞、血瘀。
结:脉来缓中时止,主阴盛气结、寒痰血瘀、气血虚衰。
数脉类
数:一息五至以上,主热证或虚阳外越。
促:一息五至以上,时见一止,止无定数,主阳盛实热,气滞血瘀,痰饮,宿食停滞,脏气衰败。
疾: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主阳极阴竭,元气将脱。
虚脉类
短:脉短如豆,见于关上,主痛,惊。
虚:应指无力,主虚证,多为气血两虚。
细:脉细如线,应指明显,主诸虚劳损,以阴血虚为主。
在中医考研中,掌握这些脉象的特征和主病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进行辨证施治。建议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多做模拟题,加深对脉象的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