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考研真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学校歧视问题
复试时学校歧视确实存在,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机会。985学校的考生可能更受青睐,但普本上岸的同学如果初试分数高且复试表现好,同样有机会成功。
学硕与专硕的就业区别
大部分专业学硕和专硕在就业时没有明显区别,企业通常不会对两者进行区分。如果觉得学硕较难考,可以考虑专硕。
竞争者数量
考研的竞争者并非每年几百万,而是与你报考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考生。因此,关注身边的竞争对手比关注整体考研人数更有实际意义。
复习中途放弃
由于考研完全依靠自觉,很多考生会在复习中途放弃。能够坚持下来的人,已经在竞争中占据了优势。
摇摆不定的后果
边找工作边考研、边考公务员边考研等行为往往会导致两边都不讨好。建议专注一个方向,避免摇摆不定。
录取但未报到
从研究生初试结束到开学报到期间,很多同学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放弃录取资格,这会给导师带来困扰。因此,在复试环节向导师强调自己的决心可能会增加录取机会。
跨专业难度
考研时,跨专业的难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因为大家的知识水平相差不大。关键在于如何利用现有知识进行复习和准备。
科目拉分情况
数学和专业课是考研中拉分最严重的科目,两科的总分都是150分。在复习时间分配上,这两门科目应该给予更多重视。
情报的重要性
获取准确的考研信息,如学校和专业录取情况、考试科目和难度等,对于成功考研至关重要。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更好地回顾和理解考研的真相,从而为未来的考研准备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