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考研骗局揭秘

冯老师教育 · 2025-01-03 14:15:35

考研骗局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交钱保证录取

骗子声称认识研招办老师,只要交钱就可以从中运作“破格录取”,或以“不交钱就不录取”威逼利诱考生,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高校研招录取工作都是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录取,同时接受考生和社会的监督。考生切勿轻信骗子的谎言,损失钱财。

花钱改分数

每到研究生考试节点的时候,一些考生会收到“花钱改分数”类似的短信。骗子利用考生想有个好彩头的心理,将考场附近的房屋出租称为“状元房”,并声称往年只要入住的都能成功上岸,从而骗取高额的房费。

谎称有内部资料或答案

一些辅导机构声称由名校老师甚至出题老师来授课,课上内容为“内部资料”,从而收取高额的辅导费用,或售卖考研真题答案,但交钱后却什么都没有。

保证录取陷阱

考研初试过后谎称“可以提前查分”、“利用黑客技术查分”,复试环节又说“复试包通过”、“调剂包通过”。一旦有同学或者家长相信,便通过收取改分费、联系费等方式诈骗。

“状元房”好彩头

骗子利用考生想有个好彩头的心理,将考场附近的房屋出租称为“状元房”,并声称往年只要入住的都能成功上岸,从而骗取高额的房费,有的会让你先交定金,后到实地却无真实住址。

钓鱼网站诈骗

各种不法钓鱼网站除了在考研相关信息群中暗地“潜伏”,还披着二维码、跳转小程序等“马甲”涌进考生的手机。若考生没有经仔细分辨就进入钓鱼网站,输入准考证号、身份证号、验证码等信息进行查分,不但会泄露个人信息,甚至还会有财产损失的风险。

销售考研资料诈骗

诈骗分子在各种考研论坛和网站上撒网,通过发布经验贴或者主动留言等方式,谎称自己是已经上岸的学长学姐或专业的培训机构,有偿发送手里的实用的“复试资料”或“内部资料”。然而,在考生将钱转过去后,对方反手一个拉黑,立即跑路。

超前考研调剂诈骗

骗子冒充高校老师提供所谓的考研内部资料,是诈骗分子的一种手段。骗子还会盗用考生的社交账号,然后更改考生的名字与头像,与家长联系称要报某名牌大学内部培训班,并引导家长添加所谓老师的联系方式,进行所谓的报名和缴费。

建议

考生应通过官方渠道获取考研信息,如“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研招统考网上预报名。

不要轻信陌生人的承诺,尤其是涉及金钱交易的情况。

在选择考研辅导机构时,应选择有资质、口碑良好的机构,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对于任何需要预先支付大笔费用的服务,一定要谨慎对待,确保有真实的保障和反馈机制。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