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考研院校报名情况如下:
北京大学:
近3万人,与2023年基本持平。
浙江大学:
3万余人,较2023年减少千余人。
暨南大学:
28663人报考,较2023年减少约2000人。
南京大学:
近2.7万人,较2023年减少约3000人,降幅约10%。
云南大学:
近2.6万人,较2023年减少约5000人。
华南师范大学:
25964人,较2023年减少3231人,降幅约11%。
复旦大学:
2.5万余人,较2023年减少5000余人,降幅约16.7%。
中国人民大学:
2.5万余人,较2023年减少2000余人,降幅约7%。
深圳大学:
24123人,较2023年增幅6.1%。
北京师范大学:
2.4万人,较2023年减少约3000人,降幅约11%。
此外,部分高校2025年考研报名情况如下:
陕西理工大学:
部分专业报考人数在10人以下,如应用统计、国际中文教育、新闻传播、机械工程等。
沈阳药科大学:
报考总人数超过3100人,较去年同期减少1500人。数字经济专业报考人数仅为1人,侨务政策与理论专业报考人数仅为2人。
安徽工业大学:
材料、化学、环境、生物等专业报考人数较多,经济类如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报考人数不足10人,计算机技术专硕招生人数只有5人。
华侨大学:
截至10月20日,报考人数较上年度减少千余人。
深圳大学:
个别专业报考热度不高,仍有较大机会上岸,如全日制招生人数较多但报考人数较少的专业。
中国计量大学:
新增材料与化工、金融、知识产权、工业工程与管理4个硕士招生专业,具体报名数据未详细公布。
建议:
报考人数较多的院校:如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竞争压力较大,建议考生谨慎选择。
报考人数较少的院校:如陕西理工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可能报考竞争较小,适合部分考生“捡漏”。
新增专业:如中国计量大学的新增专业,可能报考人数较少,可以关注这些新兴专业。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考研报名情况,选择合适的院校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