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师范生考研的安排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专业选择
建议选择:建议选择能够考教育综合333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专业,如学科教学、教育管理、小学教育等。这些专业与教师编制中的教育综合内容重合度较高,有助于考教师编制。
考虑因素:确定所跨学校与专业时要综合考虑志趣、难度系数和发展展望等因素。跨专业考生需特别慎重选择专业,以防从旧的痛苦进入新的痛苦。
资料搜集
重要资料:搜集所报考专业的历年试题、指定参考书等资料。这些资料将直接影响复习的效率和效果。
复习阶段安排
第一阶段(现在到2月份中):尽快确定参考院校,查询上年的招生简章和招生目录。
第二阶段(3-6月份):基础阶段,主攻英语单词阅读和专业课(特别是教育综合333),期间可以参加教师招聘考试练手。
第三阶段(7-9月):强化阶段,准备政治的选择题,英语作文,两门专业课梳理框架和思维导图。
第四阶段(9-12月):冲刺阶段,注重专业课真题,政治押题背诵,英语准备完形填空新题型翻译等,偶尔参加招聘考试,但复习仍以考研为主。
具体科目准备
专硕:考试科目包括政治、英语二、教育综合333和专业课二。专业课二通常与本科专业相关,需要提前准备。
学硕:考试科目包括政治、英语一、教育学综合(300分)。学硕毕业后可以从事中小学教师、学前教育、辅导员等工作,也可以继续读博或出国。
注意事项
专业限制:有些专业可能不接受跨专业考生,需仔细查看报考学校的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
基础要求:部分专业需要一定的本科基础,否则可能难以考上研究生。
加试:跨专业考研可能需要加试,具体情况需根据报考学校的要求而定。
通过以上步骤,非师范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准备考研,提高成功率和未来的职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