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虽然整体上是扩招的趋势,但某些院校专业的招生人数有所下降。
暨南大学:
同样,虽然整体上是扩招的趋势,但某些院校专业的招生人数有所下降。
北方工业大学:
某些专业招生人数有所下降。
深圳大学:
2025年拟招生5232人,但具体是否缩招需要更多数据支持。
三峡大学:
综合来看,缩招人数大于扩招人数。
青海大学:
预计招生人数减少100人,其中临床医学院缩招最为严重,招生人数从525人减少到352人。
湖北工业大学:
虽然计划招生人数从2500人增加到2600人,但考虑到推免生人数的增加,实际招生人数可能仍然较少。
国际关系学院:
2025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309人,相比2024年缩招25人。
湖南农业大学:
2024年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2300人,相比去年缩招550人。
重庆大学:
金融专硕招生人数由23年的66人缩招为27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金融专硕23考研金融学院招收150人,今年金融学院招收145人,共缩招12人。
中国农业银行:
2024年考研招生人数16人,相比2023年缩招6人。
复旦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大数据学院转为只招推免生,经济学院拟招生人数为160人。
山东大学:
经济学院和商学院均出现缩招。
上海大学:
经济学院金融缩招5人。
中国人民大学:
2024年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4300人,相比去年减少200人。
北京交通大学:
部分专业的统考名额出现下降。
哈尔滨医科大学:
2024年研究生招生名额减少408人。
温州医科大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缩招35个招生名额。
这些学校中,有些是整体招生名额减少,有些是由于保研比例上升导致统考名额被挤压。建议考生们在选择学校时,除了关注招生名额的变化,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职业规划,综合考虑各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