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存在指标,这些指标包括:
招生计划人数:
这是研究生招生计划中规定的招生名额,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当某个研究生招生单位已经招满了规定的研究生指标,就表示该单位已经无法再接收更多的研究生了。
报考人数:
报考人数可以看出你的竞争对手到底有多少。虽然这一数据只能看到前几年的,但是足够我们大致判断出当年的报考情况。
实际录取人数:
通过这个我们能得知这个专业去年到底录取多少人,再结合去年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名额,可以判断出该专业去年的招生录取情况。
报录比:
报录比直接反映出某专业的火爆程度。有很多名校的热门专业报录比达到10:1,甚至20:1。
复试分数线:
要注意,复试线有校线和院线的区别。有的学校会有多个学院开设同一个专业,各个学院的院线可能不一样。学校给出的复试线一般是各院的最低院线。
复试比例:
复试比是指,计划招收人数和进入复试人数的比例。教育部规定最低的复试比例为1:1.2。
院校基本情况:
包括学校的地理位置、处在一区还是二区,以及目标院校是否是“985”、“211”或者现在的双一流院校建设工程院校等。
科研条件情况:
授予硕士点的院校是否具备一定的办学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能力。
师资力量:
招生单位的教学制度、培养方案及师资情况。
专业课书目数量:
相对好考的学校专业课参考书目一般比较少,易于复习和找重点。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考研的竞争情况,选择合适的院校和专业,从而提高考研的成功率。建议考生在报考前仔细研究这些指标,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