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设计史考研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艺术史论综合
艺术概论:包括艺术的起源与发展、艺术的种类、艺术家、艺术创作、作品、艺术风格、流派、思潮、鉴赏、批评、艺术的功能、消费等内容。
中外美术史:涵盖史前时期、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时期至明清时期的美术、世界原始和古代时期美术、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十七和十八世纪欧洲美术、十九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二十世纪美术、亚洲美术、非洲拉丁美洲美术等内容。
中外设计史:包括中国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从商代至清代的工艺美术、近代的工艺美术、世界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包豪斯、工业设计的兴起、现代设计的职业化和制度化、世界现代设计、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等内容。
设计创作
命题设计创作:考核造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作表达。
专业理论
设计史论:涉及设计史的基本概念、发展脉络、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点,以及对重要流派和风格的理解。
重要流派与风格:如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需要了解这些流派的起源、代表人物、艺术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代表艺术家及其作品:需要熟悉历史上重要的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他们的生平、创作背景、艺术理念和技术手法。
分析与批评能力:要求考生对作品的形式、内容、风格、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考虑作品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艺术家的个人经历。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考察考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包括文献综述、实证研究、理论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跨学科知识:要求考生具备哲学、文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艺术作品及其背后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实践操作能力
素描、油画、创作:部分学校会在复试中考查这些实践操作能力,如人体或全身像的素描、油画等。
公共课
政治:所有考研学生必考的课程。
英语或日语:根据报考学校的要求选择。
专业基础课
基础课:涵盖美术史、设计概论等内容。
专业基础课:根据所报考的方向而定,如素描、色彩、构成等。
综上所述,美术设计史考研的考试内容涵盖了艺术史论、设计创作、专业理论、实践操作能力等多个方面,要求考生在掌握扎实的美术史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分析、批评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系统学习相关课程,多做练习题和创作实践,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