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绘图技巧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对照实景图片理解后描摹
在绘制建筑史图时,先查看实景照片,理解所绘内容代表实体建筑的哪个部分。例如,在绘制高颐墓阙、南京梁萧景墓墓表、罗马万神庙等建筑时,通过对照实景照片,可以加深对建筑史图的理解,明确所绘内容的具体部分。
找比例关系
在绘制平面图和立面图时,寻找方便记忆的比例关系。这些比例可能是建筑本身客观存在的,如古典五柱式中柱径与柱高的比例,或者是主观加上的,如北海平面的比例。合适的比例关系有助于记忆复杂的图纸。
同类对比记忆
古希腊、古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史图有诸多相似之处,通过对比这些相似之处,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图纸。
排版原则与技巧
使用主色原则,保持整体色彩的和谐统一。
利用冷暖对比、节奏对比等手法增强色彩效果,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疏密对比等手法带给人不同的空间感,使画面更具层次感。
标题设计要图形化,符合设计主题并吸引眼球。
横排版适用于展示多个并列关系图纸,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竖排版适用于以效果图或主视图为主导的快题设计。
图纸排列与标注
主要图纸应放置在显眼位置,如版面中心或上部,辅助图纸可以放置在版面两侧或下方。
标注应清晰、准确,包括尺寸、比例、材料等信息。设计说明应简明扼要地阐述设计思路、创意来源和实施方案等。标注和说明的文字应统一字体和大小,避免混乱和突兀。
作图顺序
前期30分钟进行构思、排版和铅笔稿;中期120分钟进行墨线、上色;后期30分钟进行润色调整。审题要仔细,构思要根据题目要求调整,排版要根据考题要求调整,铅笔稿要快速完成主要结构线的定位,墨线要确保形准,文字说明要简明扼要。
基础练习
初学者可以从石膏几何体开始,逐步学习画静物、石膏像、人像等,由简单到复杂,学会把复杂的形体归纳成几何形。在绘画过程中,要注意线条的均匀和明暗关系的处理。
模型绘制
根据模型明器类别的简单和复杂程度进行绘制。例如,陶俑需要画正视图、侧视图、背视图和俯视图;房屋建筑需要画正视图、平面图和剖面图。在绘制时,要注意外轮廓线条和内轮廓线条的粗细处理,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
箭头绘制
箭头绘制要遵循透视原则,箭头走向要跟着物体的透视方向,确保箭头的指向性和导向性。在上马克笔时,要根据箭头的走线来排笔触,并有光影变化来表达。
通过以上技巧和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考研绘图的效率和效果,使图纸更加规范、清晰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