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文献的撰写是一个系统而细致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收集文献
广泛搜集:从知网、维普、虫部落等数据库中搜集与研究题目相关的文献,数量一般建议在30篇左右,根据研究需要进行调整。
筛选文献:剔除来源不明确、说服力不高的文献,如某些职业学校或不太知名的期刊文章。
整理文献
分类:将搜集到的文献按照研究内容、方法、角度等进行分类。
总结:对每一类文献进行总结,肯定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分析其创新点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研究空间和角度。
撰写文献综述
引言:简要说明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和意义,可以引用政府或机构的文件来强调研究的重要性。
主体:
概念介绍:首先介绍研究主题涉及的关键概念,便于确定后续文献检索的关键词。
研究过程:说明文献的收集方法,如通过关键词检索到相关文献,并描述文献的来源和数量。
归纳分析:整理文献的发表时间与数量,分析文献的趋势和规律,梳理当前研究的现状。
总结展望:对文献进行总结,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格式
遵循规范:严格按照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进行格式排版。
类型标识:参考文献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如M(专著)、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等。
格式要求:包括作者姓名、出版年份、出版物名称、卷号、期号、页码等,确保格式一致且准确无误。
注意事项
准确性:确保文献来源、作者等信息准确无误,避免引用错误。
科学性:选择科学、可靠、可信的文献,确保文献的质量。
更新情况:尽量选择最新的文献,以保证文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逻辑性:文献综述要有严谨的逻辑性,确保内容连贯、条理清晰。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撰写出高质量的考研文献,为论文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