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考研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肌电图的基本概念
肌电图(EMG)是指采用引导电极将肌肉兴奋时的电变化经过引导、放大和记录所得到的电压变化图形。常规的记录电极包括针电极和表面电极。
不同电极记录肌电图的异同点
相同点:
都是为了测量和记录生物机体的生物电位或电流而安置在机体和测量仪器之间的肌电界面。
不同点:
采集方式:
针电极:插入肌肉检测记录到的,直接从肌组织中引导出来的肌电信号,可记录单个运动单位甚至单个肌纤维的电活动。
表面电极:通常采用两块Ag-AgCl圆片作为引导电极,直接固定在被测肌肉皮肤表面,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神经肌肉的活动,操作简便、无损伤和无痛苦,但不能引导记录肌肉深部的电活动。
优缺点:
针电极:干扰小、定位性好、易识别,但引导区域太局限,针进入体内时有疼痛感,不适合记录运动时肌电图。
表面电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神经肌肉的活动,同时具有操作简便、无损伤和无痛苦等优点,但不能引导记录肌肉深部的电活动。
肌电图的临床应用
多发性肌炎:
肌电图表现包括自发性纤颤、正锐波和多相波增多。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肌电图表现可能包括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肌电图研究生考试题
线粒体肌病:
题目包括多发性肌炎的肌电图表现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肌电图表现。
神经传导速度:
题目涉及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
重复神经电刺激:
题目涉及重复神经电刺激的检查。
运动单位计数:
题目涉及运动单位计数的分析。
以上内容涵盖了肌电图的基本概念、不同电极记录肌电图的异同点、临床应用以及肌电图研究生考试的相关题目。希望这些信息对考研准备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