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研过程中,以下竞赛可以为学生提供加分:
A类竞赛
国际/国家级竞赛特等奖加4分、一等奖加3分、二等奖加2分、三等奖加1分;
省部级竞赛特等奖加2分、一等奖加1分,二等奖及以下不加分。
B类竞赛
奖励加分依据二级机构B类竞赛实施细则计算,B类竞赛奖励加分最高分值不高于2分。
特定竞赛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
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
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
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
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
“外研社·国才杯”;
“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年会展示;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CURC);
“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
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
全国大学生先进。
其他相关竞赛
互联网+:由教育部主办的创新创业比赛,侧重于技术创新的创业项目;
数学建模竞赛(cumcm):理工经管医农均可参加的通适性竞赛;
电子商务“三创赛”:偏向于电子商务的创业大赛;
外研社杯:英语类竞赛,适合英语能力较好的学生;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考查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竞赛;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创):国家级项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教育部与政府、各高校共同主办;
“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包括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挑战赛、公益创业赛等;
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年度竞赛;
深圳杯数学建模挑战赛;
“普译奖”全国大学生英语写作/翻译大赛;
中国制冷协会创新大赛。
建议学生在选择竞赛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选择与之相关的竞赛参加,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获得更多加分机会。同时,参赛前应仔细研究往届学院加分办法,以确保符合加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