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的考核量化指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参与活动
参加学院组织的校级、院级活动,原则上出席加1分,具体加分以每次发布的活动通知为准,活动组织者不加分,报名后无故缺勤每次扣1分。
社会实践(如寒暑假社会实践)完成结项后,项目负责人加2分,小组其他成员加1分,每人每期社会实践最多参加3个项目,未结项者不加分。校A级项目,项目成员每人额外加3分;校B级项目,项目成员每人额外加2分;校C级项目,项目成员每人额外加1分;校D级项目不额外加分。
班团活动(包括首日教育、团日活动和青年大学习等),由班长和团支书制定评分标准,根据每位同学的实际参与情况按学年评0-8分(同年级同系所同专业的评分标准需一致)。
参与学科竞赛
以学院科研教学信息管理系统中提交的证明材料为准,申报时间截止为每年8月31日,逾期申报无效。
取加分最高的3项赛事,同一竞赛下的多个赛道仅计算加分最高的1项,同一参赛项目以最终获得的最高级别奖项加分。
政治思想
政治理论课考试成绩在70分以上的合格,80分以上的优秀,120分以下的不合格。
参加政治学习和各项政治活动,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理解较深刻,并能遵纪守法,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公益劳动。
健康状况
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能承担较繁重的学习和科研任务。
专业思想与科研态度
专业思想较牢固,专业进取心较强,具有较严谨的科研态度,较好的科学道德品质和科研协作精神,学习比较刻苦、主动。
治学态度不严谨,科研协作精神差,学习放任自流,不安心专业学习和研究工作,无进取心,基础较差,思维不灵活,科研潜质较差。
社会实践与“三助”活动
能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国情、社情,基本达到规定的时间,取得一定效果并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调查报告。
能较好地参加“三助”活动。
教学实践及自学能力
积极参加教学实践,并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非常注重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动手能力很强。
有合理的个人学习计划并能很好地执行,独立地阅读并掌握了大量的专业文献资料。
科研与专业理论
学术论文的数量、质量及其在学术领域的贡献。
专利的数量、质量及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贡献。
掌握的研究方法是否先进、适用,技术手段是否成熟、高效,数据分析能力是否强、准确。
思想道德素质
尊敬师长,团结协作精神好。
诚实守信,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
其他
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无违纪行为。
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团队合作。
这些量化指标旨在全面评估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表现、实践能力、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以确保培养质量。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上述指标进行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