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精读背诵的方法如下:
选择合适的教辅材料
选择长、范、仝、弘四家的大纲解析、辅导全书、高分笔记等作为精读记忆的载体。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排版和叙事风格,以保证能够看进去。
构筑自己的精读体验
阅读完一轮教材后,历史阅读效率应达到3万字每小时。精读时,将速度控制在2万字左右(大约一小时读15页教辅)。
降低阅读速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用笔在草纸上勾勒和梳理线索,形成印象和脉络,为记忆打下基础。
随时验证精读效果
在开始记忆前,先根据第一轮读教材的基础按时间线回忆关键知识名词和关键人物,做出一个残缺的梳理。
通过精读补足后,再根据精读印象重新梳理勾勒关键知识名词和关键人物的线索,这样记忆效果不会弱于单纯机械的背诵。
准备好“武器”
准备好一支好用的笔和笔记本,用于记录生词和经典句子。遇到生词时,记下来并查看其词性和用法,例如“ambiguous”记为“ambiguous adj. 模棱两可的,常用于形容态度、观点等”。
精读的具体步骤
单词大作战:先挑出真题阅读中的不认识的单词,查字典并记录其词性和用法。例如,遇到“ambiguous”时,记为“ambiguous adj. 模棱两可的,常用于形容态度、观点等”。
句子攻坚战:拆解长难句,梳理句子结构和语篇关系,将文章掰碎成小块的基础知识点。例如,通过精读真题中的句子,学会断句和理解文章框架结构。
总结与复习
精读一篇文章后,要做好笔记,总结有价值的内容,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复习时,站在更高的角度,做到前后贯通,将已学到的语法和知识点纳入自己的知识网中。
全文翻译
在掌握词汇和难句后,尝试对真题文章进行精翻,尤其是阅读理解PartA部分。这样可以将文章落实到纸笔,加深理解和记忆。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考研精读背诵,提高记忆效果和应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