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分配导师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双选制
考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选择心仪的导师进行联系,并说明自身意愿。
导师也会根据自己的课题和研究方向,选择心仪的学生进行面试和评估。
双方达成共识后,学生和导师可以确认导师关系。
学校分配
部分学生在双选阶段没有选择提前联系导师,或联系了导师但被拒绝。
学校会根据考生的成绩、研究方向等条件,将考生分配到相应的导师进行指导。
推免制
推免制是指高校根据考生的综合素质和研究潜力,推荐其直接升入研究生阶段,并指定导师进行指导。
推免制适用于具有优秀科研潜力和实力的本科生,需要满足高校和导师的相关条件要求。
关于具体的导师名单,以下是一些示例(按姓氏拼音排序):
博士生导师:
曹东云、曹梦婷、陈志忠、崔铭香、邓亮、何齐宗、胡海青、胡虹丽、黄建辉、高椿雷、蒋喜锋、赖昀、李汶、黎玮、刘德林、刘碧珍、刘盛、刘智成、孟会君、裘指挥、苏兰、舒丹、孙锦明、宋晓云、宋丽红、万文涛、王彩霞、王成军、王云兰、吴重涵、吴国娟、夏扉、徐丽娟、徐永文、杨强、曾水兵、张丽。
硕士生导师:
由于篇幅限制,详细硕士生导师名单未列出,但可以推测其命名规则与博士生导师类似,具体名单可参考相关高校或研究生招生网站。
建议
提前规划:考生应尽早了解并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以便在双选阶段能够更有针对性地选择导师。
沟通准备:在联系导师时,应准备好个人简历、成绩单和相关证明材料,以便在面试和评估中展示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关注推免信息:对于有意向通过推免方式入学的考生,应关注高校的推免政策和条件,提前准备相关材料,以提高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