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的事实有哪些

小笨熊说故事 · 2024-12-25 07:36:28

考研的知识量:

考研的知识量是高考的三倍以上,但复习时间只有高考时间的1/3,因此需要更加高效地利用时间进行复习。

熟练度的重要性:

考研在很大程度上拼的是熟练功,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复试歧视:

考研复试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尤其是学校歧视,好学校的考生通常更受青睐。这种歧视并非来自学校本身,而是来自某些导师。

放弃率:

复习途中放弃的人很多,由于考研复习主要靠自觉,遇到的问题都要自己解决,因此每年都有大量考生中途放弃。

摇摆不定的后果:

摇摆不定的人往往会在找工作、考公务员和考研之间分散精力,最终可能两边都不讨好。建议专注于一个方向,避免摇摆不定。

分数要求:

英语和政治70分算高分,80分算超高分。一般复习没有走偏的人,这两门课保证60分以上是没有问题的。数学和专业科都是150满分,这两科的成绩在初试中占据很大比重。

情报收集:

情报收集在考研中非常重要,甚至超过复习本身。很多考生因为缺乏情报,结果在复试中遇到意想不到的竞争,如名额被保送的情况。

学硕与专硕:

学硕和专硕主要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授予学位类型分别为学术型学位和实践型学位。两者在找工作时没有太大区别。

研究生生活的现实:

读研比考研更累,研究生生活需要天天看论文、写论文,做好心理准备。

考研与工作的选择:

很多人说读研“苦逼”,但这恰恰证明了研究生和本科已经不在一个层次上。考研可以跨越阶级,但并非所有考研都能成功。

考研机构的作用:

考研机构的宣传往往夸大其词,实际上很多考生报班后并未能成功上岸。报班只是买了一份心安,并不能保证成功。

保研与考研的对比:

保研名额持续增多,留学市场也在回暖,考研提升院校级别的概率变小。保研成为读研深造的更优路径。

这些事实可以帮助你更全面地了解考研的情况,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