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十个小知识如下:
考研科目:
考研通常包括公共课(政治、英语、数学)和专业课。公共课中,英语又分为英语一和英语二,数学分为数学一、数学二和数学三。政治则包括马原、毛特、史纲、思修与法律基础、当代世界经济与形势与政策等课程。
考研分数线:
考研分数线主要分为国家线、院校线和录取线。国家线是进入复试或调剂的基本要求,院校线通常不低于国家线,录取线则是报考专业录取的最低分数。
自划线院校:
全国39所985高校中,除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五所院校外,其他34所均为自划线院校。
A区与B区划分:
国家线分为A区和B区,不同地区的考研要求的国家线不同。一般来说,A区的国家线较B区高。
跨考难度:
跨考难度根据跨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而言,三跨(跨地区、跨学校、跨专业)的难度最大。
报录比:
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的比是衡量一个学校或专业热门程度的重要标准。热门专业的报录比往往很高,如金融、计算机、医学等专业的报录比可能达到20以上。
学习方式:
研究生可以分为脱产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脱产研究生即全日制学习,在职研究生则可以在工作同时进行学习。
学习经费渠道:
研究生培养经费渠道包括国家计划研究生、委托培养研究生和自费研究生。国家计划研究生又可分为非定向研究生和定向研究生。
复习阶段:
考研复习通常分为基础过关阶段(现在-明年3月)、基础提升阶段(3月-6月)、强化阶段(7月-8月)、提高阶段(9月-10月)和冲刺阶段(11月-12月)。
适合考研的人群:
适合考研的人群包括本科阶段学习不足以满足知识储备的人、希望通过提高学历增强就业竞争力的人、想从事本专业研究工作的人,以及本科阶段因高考失利未报上喜欢专业的人。
这些小知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考研的相关情况,从而制定更为合理的备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