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书法创作主要涉及临摹和创作两大板块,具体步骤如下:
选择书体
专业基础扎实:可选择难度较大的篆书和行草书进行创作,因为篆书要记篆法、草书要记草法,对学生的专业基础要求较高。
基础薄弱:可选择自己擅长的书体,扬长避短,实现短时间内效果最佳的书体。
技法准备
临摹:在篆隶楷行草五体中随机抽取2-3体进行临摹,内容指定,提供临摹范本(图片),创作纸张多为四尺三开大小。临摹以实临精准临摹作为导向,忠实于原作。在考试中,侧重于考察楷书、行书、隶书三种书体,楷书主要集中在唐楷及魏碑;行书主要集中在二王一派;隶书主要集中在经典汉隶碑刻。考草书、篆书的次数较少,考察中,主要集中在经典的小草和铁线篆等。
创作:多为一体创作(2019年/2020年/2021年)或者两体创作(2018年),指定创作内容(多为七言绝句或五言律诗),但创作书体不限制(可选择自己擅长书体进行创作),创作纸张多为四尺对开或者斗方大小。推荐大家仍是以查漏补缺为主,对于自己不擅长的书体,进行强化。
创作内容
规定内容:必须得楷书创作,内容多为诗词。
自选题:自选体创作,内容也是诗词,但字数相较于楷书创作的字数较少。在写作过程中,字体与字体之间最好折一个边,使视觉更美观。
理论与实践结合
理论学习:从基础理论入手,系统地学习美术设计和书法相关的理论知识,包括艺术史、设计原理、字体结构、书法技法等方面。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教材、参加培训班或者线上课程来系统地学习。
实践练习:注重实践,多做练习和创作,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加强对美术设计书法原理的理解和把握。这个阶段的重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地进行反复练习和总结,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风格与创意
学古能力:通过对古人书法的学习理解,转化为自己的风格。书法创作是建立在一定的学古能力基础之上的,不能永远去写古人,而是在学古的基础上,通过理解,转化成自己的风格。
艺术表现力:根据指定的内容或主题进行书法创作,展示其艺术表现力和创新性。这不仅是对考生书法技艺的考验,也是对其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检验。
建议
选择书体:根据个人专业基础和兴趣选择合适的书体,扬长避短。
临摹与创作:在临摹阶段要精准实临,掌握经典碑帖的技法和风格;在创作阶段要敢于尝试,发挥自己的创意,同时保持书体的和谐统一。
理论与实践: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练习的结合,通过不断总结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风格培养:在学习古人书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使作品既有传统韵味又有个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