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考研历史统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全面复习基础知识
对历史学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重在基础。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部分内容来看,三年来趋于均衡,但思想文化内容占比有所增加。因此,在复习时不要忽视对思想文化内容的复习。
整理和总结知识点
无论是科班考生还是跨考考生,在复习过程中都要自己整理、总结知识点。辅导书可以作为参考,但切忌仅依赖辅导书。通过自己整理、总结,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在考场上对见过的题对答如流。
以教材为本
在备考过程中,要多看参考教材,尤其是通读和精读,全面了解、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自2007年历史学改为全国统考以来,教育部考试中心没有指定参考教材,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教材是很好的参考教材。
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纵向联系:从时间推移的角度来考察历史事件的过程及因果关系,探索历史发展趋势。例如,分析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皇权与相权之争等。
横向联系:通过空间拓展的方式将某一历史现象与同一时间其他地区出现的类似或相反的现象进行类比分析,或将某一历史现象与同一时期的其他相关历史现象进行有机的联系和综合。例如,比较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与日本的改革运动。
运用唯物辩证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唯物辩证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解决历史问题,总结历史的发展规律。这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选好用好教材
对于中国史转统的同学,推荐使用吴齐本教材,它完全覆盖了历年统考真题所呈现的考点,并且在一体性和文字优美性上更佳。对于世界史转统考的同学,推荐读张帆的《中国古代简史》和张海鹏的《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
完成教材阅读
最好完成一次教材阅读,不要因为紧张忽略了基础的理解铺垫。通过阅读理解,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并为后期的输出打下基础。
分辨中外历史的考察差别
中国史内容的考试区分主要是通过深入理解呈现,而世界史内容的考试区分主要是通过广博来呈现。因此,在复习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侧重。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通常来说,从三月到七月初是第一轮的通读参考书目的阶段,主要目的是熟悉教材,夯实基础。第二轮的复习时间从七月到十月初,主要任务是结合大纲熟悉教材。最后一个月可以进行模拟试题的练习,查缺补漏。
注重史料分析能力的培养
提高对“史料”的分析能力和掌握水平,这在近几年的历史学统考试题中有所体现,因此考生需要重视这方面的训练。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备考考研历史统考,提高复习效率和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