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音乐的考试安排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制定复习计划
制定一个详细且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确保覆盖所有考试科目,并且重点突出薄弱环节。
根据自己的弱项和强项,合理分配每天的复习时间。例如,如果你的音乐史知识背诵较好,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记忆艺术概论等方面。如果英语基础较弱,需要更多时间背诵默写作文模版等。
明确每天的任务,确保每一天都有明确的、细化的目标,避免盲目复习。
专业课科目强化
专业课分数占比大,通常都是150分一门,一共有300分,在整个考研成绩中占五分之三,是初试中考取高分的关键科目。
抓住最常考的知识点,进行高效的梳理和记忆。多做历年真题,重点复习常考点、热门出题点等。专业课的大题是有答题技巧的,掌握一定的作答方法,可以让你的试卷提升10-20分。
真题和模拟考试
通过历年考研真题,尤其是近几年的题目,了解考题的出题方向和题型,适应考试节奏。
对于分析性或论述性题目,尽量模拟写作训练,做到条理清晰、论据充分。
进行几轮模拟考试,不仅是为了检验知识掌握情况,也是为了提升临场应试的心理素质。
强化时间管理和心理调整
强化时间管理,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确保高效利用每一分钟。
调整心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可以通过适当的休息和放松活动来缓解压力。
具体时间安排建议:
提高阶段:
英语:4小时/天,重点放在阅读理解、作文与新题型。
专业课(和声曲式、艺术概论等):4小时/天。
政治:2小时/天。
中西音史:2小时/天。
强化阶段:
英语:4小时/天,单词第三遍,作文背诵、默写。
专业课(和声曲式、艺术概论等):2-4小时/天。
政治:3小时/天。
中西音史:2-3小时/天。
冲刺阶段:
英语:3小时/天,作文模板设计。
专业课(和声曲式、艺术概论等):2-4小时/天。
政治:3-4小时/天。
中西音史:2-3小时/天。
注意事项:
公共课:包括政治和外语,外语科目音乐考生可选择英语、日语、俄语、德语,但并不是每所学校都开设这几种外语考试。
专业课:考试内容多样,包括中西音乐史、和声曲式、艺术概论、音乐学基础知识、中国传统音乐、音乐美学、论文写作等,需选择其中两个科目,每科目150分。
模拟考试:建议进行至少两轮模拟考试,提前适应考试节奏和氛围。
通过以上安排,可以确保在考研音乐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