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时是否需要填写导师信息取决于学校的规定和流程。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情况:
部分学校:
在硕士研究生报名阶段,考生需要填写选择的导师。如果考生没有填写,系统会根据考生的分数和导师的名额进行匹配,可能会分配给导师所在组的其他导师。
大部分学校:
在复试被拟录取后,考生需要通过学生和导师的双向选择来确定导师。考生需要自己选择导师,如果选择的导师同意接收,则选择成功。
导师选择:
导师的选择通常不是由考生自行决定的,但考生可以在通过初试后提前联系中意的导师,如果导师同意接收,可能会增加复试录取的几率。
研究方向:
考生在报名时通常需要选择专业方向,有的学校会在招生简章或招生专业目录里列出专业方向,并要求考生在报名时选择。
人品和责任心:
选择导师时,应考虑导师的人品和责任心,因为导师在研究生期间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很大。
未来发展规划:
考生应根据自己的未来发展规划选择导师,例如,如果更看重科研成就,可以选择在学术上有影响力的导师;如果希望学习更多技能,可以选择对待工作热情的导师。
导师忙碌程度:
应避免选择太忙的导师,因为即使导师有能力且愿意帮助学生,如果时间太紧张,可能无法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和支持。
请根据自己报考的学校和专业,查看招生简章或联系学校招生办公室了解具体的导师选择和填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