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即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选拔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而设立的一种考试制度。以下是一些关于考研的基本常识:
考研基本流程
预报名:
一般在每年的10月份进行,具有正式报名的同等效力。
正式报名:
在预报名之后进行,通常也是10月份。
现场确认:
在正式报名之后,考生需要到指定地点进行现场确认。
初试:
通常在每年的12月份进行,包括政治、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
成绩发布:
初试成绩一般在次年的2月份公布。
复试:
在初试成绩公布后,由招生单位组织,通常在次年的3月到5月进行。
考研科目
公共课:包括政治和英语,分为英语一和英语二。
数学:根据报考专业不同,分为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和招生单位自命题理学数学。
专业课:分为统考专业课(如法硕、心理学、教育学等)和学校自命题专业课。
考研选择
高校选择:选择报考的学校和专业时,可以考虑三本、二跨、一本二跨等模式。
院校及专业选择:考虑因素包括学校是否为985或211、专业排名、招生人数、参考书变化、真题销售情况等。
考研分数
总分:一般为500分。
政治、英语:各100分。
数学或专业基础:150分。
专业课:150分。
复试内容
考察内容:通常包括专业知识、综合素质、英语口语等。
注意事项
跨考:指在地域、学校和专业上有跨度的考生,跨考难度较高。
报录比: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的比,是衡量一个学校或专业热门程度的标准。
自主命题:部分专业课由学校自主命题,需提前了解。
实习经历:专硕学生通常要求有半年以上的实习经历。
调剂:未考上理想学校可选择调剂,但学硕可向专硕调剂,专硕不能向学硕调剂。
以上是考研的一些基本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