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失败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空想幻想,行动匮乏
脑海中时常勾勒复习的美妙图景,但始终未曾付诸实践。
大限将至时,惊觉书本依旧崭新如初,未曾沾染翻阅的痕迹,徒留无尽懊悔与喟叹。
佯装努力,效率低下
每日看似勤勉,早早起身,迟迟安歇,实则多在虚度光阴。
真正有效用于复习的时长,竟不足整体时间的十分之一,徒有努力之表象,却无其实质成果。
资料杂乱,真题轻忽
盲目搜罗各类资料,未能甄别优劣,未给予考研真题应有的重视与深入钻研。
舍本逐末,致使复习方向偏离正轨。
逃避学习,一无所获
时刻寻觅借口,躲避真正的学习核心。
看似忙碌不迭,实则如走马观花,未得要领,知识未能入脑入心,终致一无所成,学业毫无进益。
得过且过,缺乏决心
对自身要求松懈,狠不下心来刻苦钻研。
明知前路荆棘密布,可能铩羽而归,却依旧选择安于现状,不愿付诸行动,以消极态度对待考研大业,错失改变命运之契机。
出分崩溃期
这是最开始情绪最严重的时候,知晓自己分数知晓自己的结果,无法接受这一年以来的努力就这么轻描淡写的摆在眼前。
身边的同学朋友又考得特别好,强烈的对比下,心中难以接受。
开始接受期
已成既定事实,无法改变,努力不一定会达到我们预期的结果。
考研的录取率在这里总有人上岸总有人落榜,接受事情的事与愿违。
回校面对期
结果已经尘埃落定,毕业论文等事情还要操办,总是要回学校去把毕业的事情落实好。
这一定会遇到考得好的人,一定会有人问起你的成绩,就不得不面对它。
结果明朗期
论文工作完成后,考研结果也大都出来,有学上的人高高兴兴的去找份工作到9月份就读研去了,没上的人要么努力找工作,找地方去,要么有的人早早的就开始了二战。
这些阶段反映了考研失败者在备考过程中的不同心态和表现,希望这些信息能对正在备考或准备再次考研的人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