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选学校时,捡漏的策略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关注新增专业
每年考研都会有一些院校新增专业,这些专业因为第一年招生,竞争相对较小。例如,浙江理工大学新增人工智能和工程管理专业,华中师范大学新增信息资源管理专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增智能科学与技术和电子信息专业。
瞄准扩招院校
除了新增专业,一些院校会宣布扩招,比如深圳大学2025年拟招生人数为5232人,相较于2024年扩招了将近500人。
选择往年招调剂生的专业
往年一直招调剂生的专业,今年大概率还会缺额,考生在考研择校时要注意。例如,东北石油大学需要土木类、环境类、动力类、建筑类考生的调剂,燕山大学的生物化工硕士研究生缺额。
关注地理位置较差的学校
地理位置不好的学校,由于报考的人数较少,上岸的难度会相对降低。例如,可以选择西北或东北地区的学校。
选择冷门专业或交叉专业
对于同一所学校来说,不同的专业竞争度是不同的。一些冷门专业或交叉专业由于报考人数较少,上岸的可能性较大。例如,华南理工大学的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能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法学院等常有缺额。
关注名校的分校区或异地校区
许多名校设有异地校区,这些校区与本部在师资力量和教学科研资源上互相交流,但报考难度相对较低。例如,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今年将启动招生,首期将建4个新型学院,首批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共100多名。
关注常年招调剂的专业
常年接收调剂的学校和专业更容易上岸。例如,华南理工大学的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能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法学院等常有缺额。
结合自己的学习能力
选择专业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能力,避开自己的短板。例如,如果英语和数学能力较弱,可以选择不考数学的专业。
通过以上策略,考生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从而提高考研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