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和声的判分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和弦识别与标记
正确识别和弦及其类型,如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增和弦和减和弦。
准确标记和弦,注意功能标记与级数标记的使用规范,避免混用。
和声进行与逻辑
分析和弦之间的连接方式、进行方向及其音响效果。
判断和声的功能和作用,例如稳定性与动力性。
识别和弦的个数、和弦音、变化和弦的推导和分辨,以及和弦外音的标记。
调性与调式
判断作品的调性,包括主调、属调及下属调等。
分析调性转换和模态混合,揭示音乐作品中的深层结构。
和声禁忌与规则
遵守和声禁忌,例如七和弦的正确解决、低音进行的流畅性、和弦选择的妥当性。
注意和弦外音、真伪和弦的准确判断,以及各种变音和弦的固定结构和等表现形式。
曲式结构与附属结构
准确判断作品中的曲式结构,包括引子、连接、尾声、插段、华彩等附属结构。
注意曲式结构的多解性,通过前后对比等手法总体把握作品结构。
整体效果与完整性
考察写作的整体和声效果,包括和弦的个数、和弦音、变化和弦的推导和分辨,以及和弦外音的标记。
确保分析的全面性和完整性,避免片段性错误。
在考研和声分析中,通常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识别和弦、和声进行、调性及其转换,并且能够运用和声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分析。阅卷老师在评分时,会综合考虑上述各个方面的表现,给出相应的分数。因此,考生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和练习,以确保在考研和声分析中能够取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