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复习要点:
招生信息
专业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54德语
619西方哲学史一
832马克思主义哲学
招生人数:2025年招生计划为6人,其中推免4人,统考2人。
参考书目
619西方哲学史一:
《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
《新编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人民出版社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卷),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商务印书馆
832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杨河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黄楠森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叶敦平,高等教育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顾海良,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内容
基础理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源讲起,逐步深入讲解其核心理论,如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对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理论与实践:结合历史案例,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与实际社会运动相结合,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课程特色:
师资力量雄厚,由资深教授和经验丰富的学者组成。
互动性强,通过线上讨论、答疑解惑等方式增加交流。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应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科学性:以人与世界的关系为对象,揭示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革命性: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实践性,以及改造世界的功能。
批判性: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批判,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主题: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
核心观点:实践观点,强调在实践中改变世界。
统一:科学实践观基础上实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考研科目
政治:全称为思想政治理论,为全国统考科目,代码为101。
英语:为全国统考科目。
专业课一:619西方哲学史一。
专业课二:832马克思主义哲学。
重要知识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以及两者的基本派别。
马克思主义的特点:阶级性、实践性、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普遍与特殊。
学习方法
精读教材:建立总体知识框架,理清思路。
分块复习:按照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四个部分来复习。
习题训练:配合习题进行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全面准备考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复习,提升学术水平和批判性思维,为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