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 总体评价:
北大学习氛围宽松,兼容并包,老师同学友好,学术氛围浓厚,交流学习机会多。
2025年招生情况:口腔医学专硕与学硕共计拟招生72人,其中统考招生计划为36人,推免36人。
北京协和医学院 总体评价:
虽非985或211,但在医药界具有头部地位,口腔专业招生人数极少,每年仅个位数。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总体评价:
中国现代口腔医学的发源地和摇篮,国内顶尖的口腔医学院校,多次在全国学科评估中名列第一。
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总体评价:
国内知名的口腔医学院校,具有强大的科研和临床实力。
上海交通大学
总体评价:
拥有硕士、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每年招生40余名研究生。
首都医科大学
总体评价:
口腔医学院建系于1982年,研究生教育重点,培养各层次口腔医学专门人才。
南开大学
总体评价:
985、211院校,不歧视本科学历,保护第一志愿,对双非考生公平。
天津医科大学
总体评价:
对外招生人数少,特别是学硕,报考难度较大。
复旦大学
总体评价:
国内名牌C9之一,校园氛围轻松自由,兴趣社团和课余活动丰富。
武汉大学
总体评价:
口腔专业实力强,尤其是武汉大学口腔医院。
同济大学
总体评价:
口腔医学专业考研的院校之一。
中国医科大学
总体评价:
口腔医学领域具有较高声誉和影响力,考研难度相对较低。
广西医科大学
总体评价:
口腔医学专业考研相对容易的学校之一。
河北医科大学
总体评价:
在河北省内具有较高声誉,适合当地及周边地区考生。
山西医科大学
总体评价:
山西省内知名的口腔医学院校。
内蒙古医科大学
总体评价:
内蒙古自治区内较为推荐的口腔医学院校。
大连医科大学
总体评价:
辽宁省内较为推荐的口腔医学院校。
吉林大学
总体评价:
吉林省内较为推荐的口腔医学院校。
延边大学
总体评价:
吉林省内较为推荐的口腔医学院校。
哈尔滨医科大学
总体评价:
黑龙江省内的口腔医学专业实力较强。
这些院校在口腔医学领域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特色,建议考生根据自身兴趣、学术背景和职业规划,综合考虑各院校的招生情况、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考研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