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之所以艰难,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竞争激烈
考研人数逐年增多,导致竞争愈发激烈。例如,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38万,较2017年增长18.4%,且预计未来几年这一趋势仍将持续。
热门专业的报录比极高,如金融、会计、新闻、文学、法律等专业,报录比甚至达到20比1,而冷门专业的报录比可能低至1比1,使得考上热门专业的难度大幅增加。
备考内容多且要求严格
考研需要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同时考察分析和应用能力,这对许多考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研究生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部分,考试形式和内容与高考有很大不同,需要考生自行摸索学习,特别是专业课。
扎堆报考与录取难度增大
许多考生倾向于报考热门专业,导致这些专业的报考人数爆满,录取难度极大。而冷门专业由于报考人数较少,录取难度相对较低,但报考人数少也意味着机会较少。
保研率逐年增高
名校的保研率逐年升高,部分学校的保研率甚至达到50%以上,这使得通过统考录取的名额相对减少,进一步增加了考研的难度。
社会与家庭压力
考研被视为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然而,这种竞争压力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许多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感到孤独、焦虑和内耗。
考研失败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心理和社会压力,如被周围人看不起、自我怀疑等,这些因素也会影响考生的备考效果。
环境与心态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许多人缺乏深入剖析自己性格、习惯和潜力的机会,这使得他们在备考过程中难以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
考研难度逐年增加,部分考生可能会因为多次失败而感到挫败,进而影响心态和备考效果。
综上所述,考研之所以艰难,主要是因为竞争激烈、备考内容多且要求严格、扎堆报考与录取难度增大、保研率逐年增高、社会与家庭压力以及环境与心态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明确目标、制定合理计划,并保持积极的心态,以应对这一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