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生考研面临的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学历起点低
专科生的学历起点低于本科生,所学课程和专业训练较少,因此在考研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才能竞争得过对手。
报考限制多
专科应届毕业生不能考研,至少一年后才能报名。这一年的时间间隙会让专科生面临艰难的抉择,先工作还是先考研。
除了毕业时间的限制,很多学校还有其他限制,例如需要发表论文、英语过四级、提供本科成绩、不允许跨专业等,这些都显著增加了专科生考研的难度。
很多学校调剂时不接受专科生,限制了专科生的选择范围。
考试内容多
专科生在复试时一般都需要加试两门专业课,只有几个专硕学位的专业不需要加试。加试科目不能与初试、复试科目相同,且加试成绩必须合格,否则直接淘汰。
因此,专科生除了准备初试、复试内容,还要抽出时间和精力准备加试,无疑又增加了考试难度。
可能遭遇偏见
如果专科生通过自身努力克服了以上困难,那来自别人的偏见则是很难避免的。在考研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导师或同学的歧视。
孤军奋战,缺少氛围
专科生一个班能有一两个打算考研的已经是比例很高的了,多数情况是周围同学中只有自己一个人打算考研,没有同伴。自己一个人学习至少半年,这种孤独的感觉不仅难受,还会带来很多实实在在的困难。
信息滞后
备考过程中的信息实效性非常重要,而专科生由于通常孤军奋战,消息相对闭塞,经常会比本科生慢半拍,这会影响复习效果和考试表现。
复习环境不佳,易受干扰
专科生不能应届考研,至少毕业一年半之后才能报考,这使得专科生备考的时候已经毕业一年左右了,身心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难以安心复习。而且也不容易找到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竞争压力增大
考研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名校和热门专业的竞争更为突出。大专生在报考时可能会面临来自本科生和其他大专生的双重竞争压力。
专业限制
专科生考研的报考专业通常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部分院校可能不允许跨专业报考,有的甚至不允许同等学力考生报考。
复试加试要求
在复试阶段,专科生通常需要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成绩通常不计入总成绩,但必须合格。
对未知领域的恐惧
专科生在考研过程中,往往面临未知领域的恐惧。对于一些跨专业或跨学科的考生来说,这种恐惧感更为强烈。他们担心自己无法适应新的学科领域,无法应对新的考试要求。
建议
制定学习计划: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扩展。
参加辅导课程:选择适合自己的辅导课程,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应试能力。
积累实践经验: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保持积极心态:相信自己有能力通过考研,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
寻求帮助和支持:与同学、老师或辅导机构保持联系,寻求帮助和支持,共同进步。
明确目标:确定报考院校和专业是大专考研的关键一步,选择合适的院校和专业可以降低考研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