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反应和适应机制的科学,属于体育科学基础学科范畴,是体育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运动生理学考研一般涉及以下几个专业方向:
运动人体科学
专业介绍:运动人体科学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培养从事体育科技教练、运动营养与运动伤害防护师、体育科学研究人员、全民健身指导及研究人员、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师资以及其他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的专门人才。它是适应社会对健康的需求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而产生的运动与医学交叉的新型学科。
就业方向:各级各类教学单位、训练基地、体育科研机构、医药卫生、保健康复部门。
体育教育训练学
专业介绍: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一级学科体育学下属的二级学科,是研究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基本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学科。它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运动人体科学理论为基础,研究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的规律,为球类、田径、体操等诸多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训练、科研与管理提供科学指导。
就业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考研学生毕业后适宜从事中等以上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运动竞赛,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体育行政管理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
体育人文社会学
专业介绍:体育人文社会学是指运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互相关系、基本规律等体育本质问题的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体育事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人文社会学基础,能在体育机构胜任专业技术职务工作和业务管理工作,又能承担体育理论研究和高等院校教学的高层次人才。
就业方向:体育机构、体育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等。
此外,运动生理学考研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能量代谢与运动
能量来源:ATP、磷酸肌酸(CP)和糖、脂肪等
能量消耗:静息能量消耗、运动能量消耗
能量系统:ATP-CP系统、糖酵解系统、有氧氧化系统
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肌肉收缩与能量转换
肌肉收缩类型:等张收缩、等长收缩、离心收缩
肌肉收缩原理:神经-肌肉接头、肌丝滑动学说
肌肉力量和耐力:最大力量、相对力量、肌肉耐力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慢肌纤维、快肌纤维、快慢肌纤维比例
呼吸生理
呼吸过程:外呼吸、内呼吸
肺通气与换气:肺容量、肺活量、肺泡通气量、肺换气
呼吸肌功能:肋间肌、膈肌、腹肌
氧运输与二氧化碳排放: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运输与排放
循环生理
心脏生理:心输出量、心率、心肌收缩性、心脏泵功能
血管生理:血管阻力、血流、血压
血液生理:血容量、血细胞、血浆、血沉
体温调节与水盐平衡
体温调节:产热与散热、体温调节中枢、汗腺调节
水盐平衡:水平衡、电解质平衡、肾脏调节、汗腺调节
神经调节与运动
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小脑、脑干、脊髓
运动神经元: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元
反射与肌肉运动:脊髓反射、大脑皮质反射、肌肉运动调控
运动训练与生理适应
运动训练对生理机能的影响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
运动训练的科学方法
这些知识点在考研复试中可能会被广泛涉及,建议考生重点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