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阅读中常见的坑包括:
观点题和推理题的陷阱
指代不清:观点题会考到文中作者或某一指代人的观点,考生需要仔细分辨题目中的主体是谁,然后找出相应的观点。
过度推理:推理题并不是根据自己的逻辑思维进行推理,而是要根据文中作者的观点、人物的关系等语言进行匹配。考生不应将自己的想法当做选项。
做题方法的误区
读的太快:做题靠印象和直觉,没有回到原文找答案。
先看题目后读文章:这种方法的顺序错误,应该先通读全文,重点读首段和各段的段首段尾句,然后其他部分可以略读,再审题定位。
不知如何做记号:在阅读中需要做记号的有标志类、指示类的信息,这有助于快速定位和回顾。
词汇和语法分析的误区
词汇比拼:很多学生将考研失利的原因归结为词汇量不够,但实际上应该掌握的是高频出现的基础词汇,并在上下文当中记忆词汇。
强作语法分析: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而不是为了学习语法。考生应集中精力弄清文章的大意和情节,而不是强作语法分析。
选项分析的误区
无中生有:选项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凭空捏造的内容。
答非所问:选项可能故意答非所问,考生需要仔细审题。
拼凑信息:选项可能是对文中信息的简单拼凑,缺乏逻辑性。
过度推理:有些选项可能过度推理,超出了原文的内容。
真题使用的误区
模拟题的误导:很多考生过分依赖模拟题,而忽视了真题的重要性。模拟题的题目编得往往既偏又难,不能真实反映真题的出题规律。
真题使用不当:有些考生将真题留到考前冲刺用,这样不能充分利用真题进行复习。真题是最好的复习资料,应该认真剖析,反复研究。
其他常见错误
忽略文章结构:文章是按顺序出题的,如果觉得不是,大概率是做题顺序出了问题。
忽视定位词:定位词在原文出现很多次,重点找第一次出现的句子,这有助于快速定位答案。
过度解读:有些选项的含义如果很高大上,有深度,通常不是正确答案,而是一些概括性的内容。
建议考生在做考研阅读时,先通读全文,重点读首段和各段的段首段尾句,然后其他部分可以略读,再审题定位,重叠选项,选出答案。同时,要注意避免上述的常见误区,相信所有的题目在文中必然有出处,靠印象或直觉做题没有保障。通过认真分析真题,找出错误,根据答案的解析,找出做错题目的原因,把题目中的考点吃透,从而提高阅读理解和答题的正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