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手段骗考研

晓宁说教育 · 2024-12-25 19:50:17

销售考研资料诈骗

骗子在网上兜售所谓的“考研真题”“试题答案”等,有的甚至包装成社会培训机构,通过网络平台、贴吧、QQ交流群等散布“准确率极高”“违约退款”“预付定金可发试卷样题”等诱惑信息。待学生付款后发现被骗时,商家早已“人去楼空”。

保证录取诈骗

一些骗子声称认识研招办老师,只要交钱就可以从中运作“破格录取”,或以“不交钱就不录取”威逼利诱考生,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内部渠道”加分诈骗

骗子谎称自己是“招生办老师”,表示可以帮助受害人拉“内线”,给予受害人加分以及优先录取的特权,以此为由骗取钱财。

考研包过业务诈骗

对方声称只要交纳一定费用,就能办理“考研包过”业务,提供相关复习资料,并发来了一个电子文档,划定了重点复习范围。

钓鱼网站诈骗

各种不法钓鱼网站通过考研相关信息群中暗地“潜伏”,披着二维码、跳转小程序等“马甲”涌进考生的手机。若考生没有经仔细分辨就进入钓鱼网站,输入准考证号、身份证号、验证码等信息进行查分,不但会泄露个人信息,甚至还会有财产损失的风险。

超前考研调剂诈骗

诈骗分子利用部分考生轻信考研有“潜规则”的侥幸心态,伪装成考研培训机构,打着考研调剂的招牌,为考生提供“调剂服务”,甚至声称有“内部渠道”,对学校、专业进行明码标价,承诺“不过就退费”。

出售作弊器材

诈骗分子通过微信、QQ、网页等平台散布销售带有屏幕的橡皮、无线耳机等作弊器材广告,声称器材可以通过安检,并承诺在考试过程中会有“考试高手”帮助作答,同步传递答案,帮助考生过关。

“枪手”代考

诈骗分子会承诺只要考生提前支付一些费用,就可以通过办理假准考证,安排由“枪手”代替考生参加考试,但待考生缴费后,诈骗分子便逃之夭夭。

虚假培训包过骗局

针对备考的研考生,不少教培机构推出了各类辅导班,对外宣称有“内部资源”,可以提前给考生考试答案,或提前给考生划定考试范围,保证考生提前通过初试、复试。假如初试、复试不通过,全额退费等。事实上,这些“保过班”背后,不过是考研辅导机构虚假宣传,实施诈骗的一种手段。

声称与高校合作

不少培训机构在招生过程中,会对考生声称机构与高校之间有合作关系,可以指定高校专业课老师,对考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有的机构为了迷惑考生,故意故弄玄虚,声称有自己的人脉关系和资源,很多事情不能对外说的很透彻等。然而等考生信以为真,报名参加后,往往会发现,辅导机构并未提供他们所宣传的专业课老师进行辅导。

考生应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选择培训机构时,一定要了解清楚其是否正规,必要时可要求对方展示相应的资格证书,明确机构负责人和联系方式。同时,考生应通过官方渠道获取考研相关信息,勿听勿信任何不实消息。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