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容易被录取的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分析:
分数要求相对较低
某些专业的考研英语分数线较低,例如生物科学专业的国家线在39分左右,总分国家线在290分左右,这使得这些专业的考研难度相对较低。
考试科目少且难度不大
生物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的考研不考数学,英语和政治的分数线也较低,这些科目的难度相对较小,有利于考生取得较高的分数。
名校效应
选择一些报考人数较少的“211”或“985”大学,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录取概率较高。例如,北京林业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考研难度为普通大学的三分之一,报录比为5:1,而“211”大学的平均报录比为20:1。
专业选择
选择一些竞争相对较小的专业,如生物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这些专业的考研难度较低,容易考上名校。
招生规模扩大
近年来,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成正比增长,这使得考研的整体难度有所降低。
家庭和社会因素
受到家庭学习思想的影响,许多学生从小接受良好的学习和考试教育,自律性较强,学习能力强。
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能够提供充足的经济支持,使学生在读研期间能够专心学习。
学校就业率
学校的就业率较高,学生选择考研时更倾向于报考本校,从而增加了本校的录取概率。
本校指导老师优势
报考本校的学生在复试环节有优势,老师会更倾向于照顾本校学生,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专业课考试优势
本校的专业课考试由本校老师命题,学生对本校的专业课有深入的了解,能够更好地准备和应对考试。
复试环节的优势
在复试环节,本校学生由于与老师关系较为熟悉,往往能够获得较高的分数。
综上所述,考研容易被录取的原因主要包括分数要求较低、考试科目少且难度小、名校效应、专业选择、招生规模扩大、家庭和社会因素、学校就业率、本校指导老师优势、专业课考试优势以及复试环节的优势。考生在选择专业和院校时,可以根据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提高考研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