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教育学考研经验
1. 英语备考
前期准备:注重长难句分析和单词记忆,后期着重作文背诵。
真题利用:把真题吃透,不必过分追求外刊阅读。
单词记忆:少量多次复习,避免一次性记忆过多单词。
阅读训练:每天至少阅读一篇,注重单词和长难句的理解。
2. 政治备考
跟随老师:选择市面上流行的政治辅导老师,跟随其学习计划。
模拟卷使用:后期会有大量模拟题,但应避免依赖他人整理的题库,以免遇到不准确的题目影响心情。
3. 专业课311备考
学习顺序:建议先学习中外教育史,再学习教育学原理,最后是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
教材使用:推荐使用指定教材,尤其是中教史的选择题部分很细致。
笔记制作:制作个人笔记,并随着学习进度不断完善。
思维导图:学习后期应制作思维导图,帮助梳理知识体系。
4. 复习安排
三轮复习:
第一轮:基础阶段,全面细致复习。
第二轮:强化阶段,深入理解和掌握重点难点。
第三轮:冲刺阶段,模拟考试和复习。
5. 额外建议
择校建议:选择能给予学习压力和动力的学校,同时能促进静心学习的环境。
时间管理:在考场上合理分配时间,避免慌乱作答。
心态调整:保持积极心态,面对备考中的困难和挑战。
6. 资料选择
参考书籍:选择与所报课程相匹配的参考书籍。
网课与书籍:跟随网课选择相应的书籍学习。
笔记整理:可以自己整理笔记,或购买现成的笔记资料。
题库使用:使用精选的题库进行练习,如凯程的应试题库和真题汇编。
7. 实践经验
个人案例:分享个人考研经历,如深圳大学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考生,总分349,专业课231。
时间规划:制定合理的学习和休息时间,如早上晨读,午休时间适当控制,晚上专业课复习到晚上11点。
8. 其他注意事项
考试特点:311考试没有固定重点,题目活且跨度大,倾向于综合素质考察。
背书策略:最迟在暑假开始背书,一直持续到考试前。
以上信息综合了多位考生的经验和建议,希望对你的备考之路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