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考研复试比例出现了一些离谱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一些高校的专业复试中,进入复试的人数远超过计划招生人数,导致竞争异常激烈。以下是一些具体案例:
浙江工商大学会计专硕
计划招生83人,但复试名单中却有658人进入复试,复试比例高达1:7.93,意味着将有500多位考生不被录取。
安徽大学法律硕士
法律硕士非法学全日制计划招生110人,非全日制考生招生60人。然而,复试名单中进复试的总人数达到550人,其中非全日制考生一志愿只有5人,其余525人均为全日制,复试差额比近1:5,淘汰率高达79%。
重庆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
拟招人数90人,一志愿有265人进复试,淘汰率高达66%。
天津工业大学会计专硕
计划录取31人,但165人进复试,淘汰率高达81%。
天津大学会计专硕
计划招收28人(不含推免12人),126人进复试,40多位考生直接放弃考核,58人被刷,淘汰率高达4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会计专硕
计划统招30人,140人进入复试,110人被刷,淘汰率高达78.5%。
湖南大学
复试比最高的专业达到了2.7:1,例如法学(非法学)一志愿复试173人,一志愿录取81人,复试比2.14:1。
长沙理工大学
电气专硕招收101人,有564人进入复试,复录比达到了5.6:1。
青岛大学
会计专硕进入复试114人,拟录取20人,复试刷人比例5.1:1。
重庆大学
应用统计一志愿进复试147人,最终录取51人,复试刷人比例高到3:1左右。
这些数据表明,部分高校的复试比例远超过常规的1:1.2至1:1.5区间,导致大量考生被淘汰,竞争异常激烈。这种高复试比例的原因可能包括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调整、报名人数增加、推免生比例较高等因素。对于考生来说,面对如此高的复试比例,需要在复试中更加努力,充分准备,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同时,选择院校和专业时,也需要更加慎重,避免选择竞争过于激烈的专业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