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考研史论的准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构建知识体系 梳理知识脉络:
中国美术史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背诵。复习时应当着重梳理知识点的脉络和线索,平时加强锻炼写作能力,以便应对论述题。西方美术史脉络相对较为清晰,考试特点是试题涉及大量图片分析,这就需要考生在复习时不但要清晰掌握每个时期的艺术流派及特点,还要拥有大量图片背景知识,能够运用图像学等方面的理论来分析作品。
制定复习计划:明确报考院校和专业之后,唯一要做的就是坚持。专业复习紧早不紧晚,越早开始越能更多地积累。早点做复习计划并且坚持,每一个阶段都对自己前一段时间的执行程度进行反思,对下一个阶段的计划做出布署调整,这才是取胜之道。
整理笔记 手写与电子笔记:
前期手写笔记用的多,后期主要靠电子文档便于跳跃式记忆。笔记的内容就是根据框架整理,例如中国工艺美术史可以按朝代(唐宋元明清……)整理,也可以按工艺美术类别(陶瓷、漆木、玉石……)整理;外国工艺美术史按地区(古埃及、伊斯兰、日本……)整理;现代设计史可以按目录的时间事件轴(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整理。列完框架后,把知识点一点点填充进去,不用担心笔记刚开始写的太乱,因为这个过程就是你在梳理知识树的过程,理顺了之后可以重新整理一遍,也可以直接做成电子文档。
课外延伸
阅读与积累: 人文、艺管的考生需要多阅读,尤其是跨专业考生更要早做打算和规划。绝不能仅仅满足于三本教材的知识水平,更不能天真地以为容易——不就是背背嘛——把美术史当中学历史记,美术概论当中学政治记。因为死记硬背最多能做到每科60分的基础题答的差不多,而后面40分的主观大题方是拉开竞争者分差的主战场,更何况在第一节中笔者谈到有些题目并不来源于教材本身。模拟考试与总结
历年真题分析: 制定针对考研史论进行阶段划分与在每个阶段应该干什么?基础阶段严格遵照考试大纲要求,为学员制定科学有效的学习计划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国美术简史》、《外国美术简史》基础知识。进阶阶段历年真题与模拟题并精准解析,以出题人的思维方式,阅卷专家组的评审角度去进行学习。其他准备
英语: 英语的经验贴有很多,我特别同意的观点是单词非常非常重要,于是在二月份的时候就开始根据艾宾斯浩遗忘曲线,利用各种碎片时间背单词。单词真的第一重要,如果连单词都不认识的话再多的技巧都感觉无力,所以从你开始备考直到初试的那天,单词背诵都不能停,可以背的少但不能没有,养成习惯。 专业技能训练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准备,相信你会在美术考研史论中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