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标准

略懂点知识 · 2024-12-26 04:46:44

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某一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培养具有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业务精良,有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系统运用统计思想,熟练掌握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算法设计、知识发现、服务推广等专业知识,具备在政、企、产、学、研各领域知识背景的统计师、数据分析师、数据科学家、商业分析师、人工智能工程师等高层次应用型统计学与数据分析人才。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促进卫生事业发展和进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和高层次公共卫生应用型专业人才。

具体要求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具有从事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的能力。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和交流能力。

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卫生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的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合格证书和执业医师证书。

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临床教学工作的能力,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一篇具有科学性和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的医案并通过答辩。

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可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标准学制为2-3年,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最短不少于2年,最长不超过5年。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习优秀者可以申请提前毕业,特殊情况经批准可延迟毕业,但学习年限最短不低于2年,最长不超过5年。

基本培养年限为三年,最长培养年限为四年,入学后两年半内完成课程学习,社会实践原则上不少于6个月,课题研究(包括撰写学位论文)时间不少于16个月。

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得少于32学分(含实践环节),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6学分。

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

专业实践环节总学分为10学分,包括有组织的集中实践或分段实践,确保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实践结束后须撰写专业实践报告。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专业硕士研究生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