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中文史基础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古代文学、古典文献、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背熟三教九流十家:儒、道、阴阳、墨、名、法、纵横、杂、农、小说家。
掌握十五国风: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风,加上周南、召南。
熟悉春秋十二公: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
理解三玄:《庄》《老》《周易》。
学习十三经注疏:虽然汉魏唐时“十三经”的说法还未成型,至宋列《孟子》于经部,方有“十三经”之名目。
文学专业基础
考查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学理论、外国文学方面的专业基础、基本理论和文学评析能力。
题目比例为:中国古代文学30%、中国现当代文学30%、文学理论(含比较文学理论)及外国文学40%。
文学现象、流派、作家、作品和文学理论
对主要文学现象、流派、作家、作品和文学理论、文化常识有深入了解。
学科热点和导师论文
关注学科热点,通过阅读核心期刊或杂志,了解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提高答题水平。
关注所报考学校导师的论文,考官一般不会出自己不熟悉的问题。
综合性考查
文科基础考试是水平考试,旨在避免学生过早偏科,防止知识面过窄。
建议考生针对以上内容进行系统复习,特别是古代文学和文学理论部分,同时也要关注学术前沿和导师的研究方向,以便在复试中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广博的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