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考研复试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复试资格和审查
招生单位需对所有拟录取考生进行复试,必要时可再次复试。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复试前,招生单位将对考生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招生单位可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
复试时间和内容
复试时间、地点、内容范围、方式由招生单位自定。复试办法和程序由招生单位公布。全部复试工作一般应在每年4月底前完成。
复试包括体检、笔试和面试三种形式,具体安排由招生单位自主确定。
加试和思想政治理论考试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法律(非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或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硕士除外),复试时,应加试至少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
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招生单位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
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少数民族地区仅指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中所列的民族自治区域。考生网报时应如实填写民族身份,现场确认后不得更改。
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定向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者工作单位和户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业单位为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破格复试
对初试公共科目成绩略低于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但专业科目成绩特别优异或在科研创新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考生,可允许其破格参加第一志愿报考单位第一志愿专业复试。破格复试考生不得调剂。复试时,应明确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和其他业务要求,以及复试、调剂、录取等各环节具体规定,特别要明确破格复试条件和程序。录取时,各招生单位破格复试录取人数原则上不超过本单位硕士生招生计划的3%。
自主确定复试要求
招生单位在国家确定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基础上,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况,自主确定本单位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及其他学术要求,相关要求须报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审核备案,未经审核备案的不得公布执行。
学历验证方式
考生学历(学籍)信息核验有问题的,招生单位应当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2019年学历验证只能在研招网/学信网进行验证,取消了机构的学历验证。
其他事项
复试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是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必要环节。
招生单位可自主确定复试的具体安排,包括时间、地点、内容、方式等,并需公布复试办法和程序。
复试工作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监督机制健全。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顺利进行,并维护考生的权益和学校的声誉。建议考生仔细阅读并了解相关招生单位的具体复试要求和程序,以便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