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报名可以根据不同的维度进行区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报名类别
非定向:录取时不确定未来的工作单位,培养费用一般由本人承担。
定向:培养费用由国家提供,考生毕业后需按定向合同就业。
委培(计划外):委托培养,费用由委托单位提供,考生毕业后需回委托单位工作。
自筹(计划外):培养费用通过导师的科研经费、学校经费或社会集资等方式承担。
报考点与考点
报考点:报名、现场确认和安排考场的各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门或高校。
考点:考生12月底参加初试考试的地方,具体考点在打印准考证时确定。报考点和考点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报名流程
预报名:通常在9月底进行,主要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提前感受报名流程,避免正式报名期间系统繁忙。预报名所填信息全部有效,若信息无误且缴费成功,则无需参加正式报名。预报名期间,考生只能选择自己的学校作为报考点,正式报名时可自由选择报考点,并需上传近期免冠彩色证件照片。
正式报名:安排在10月份,面向所有考生。正式报名期间,考生需确认信息,上传证件照片,若预报名信息无误,则无需重复填写。正式报名结束后,所有信息将无法更改。
适用对象
应届生:指2024年6月份毕业的考生,包括延迟毕业的学生。
往届生:包括2020年及以前毕业的考生,如二战、辞职考研、暂缓就业等情况。往届生可以选择户籍所在地或工作地进行报名,具体要求需查询各省网报公告。
证书与证明
应届生:需填写实际毕业年月,毕业证在9月1号之前取得。
往届生:若毕业证未发或延发,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在现场确认时验证证书原件。
通过以上区分,考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考研报名的各个方面,从而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