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大题的分段方法如下:
读题与确定答题段落
首行缩进两个空格,使答题看起来更规范。
读懂题目,心中大致确定要分几段回答。建议对于较简单的题目(如37题思修)写150-200字,而对于较复杂的题目(如34、35、36、38题)则需200字以上,并多结合材料分析。
分段策略
对于较简单的题目:
第一段:点明原理或核心概念。
第二段:展开原理,包括定义、性质、关系等。
第三段:结合材料具体分析或举例说明。
对于较复杂的题目:
可以将问题划分为几个子问题,分别解答。
对于能解决的部分,尽量详细解答,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例如,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设定未知数,画出图形等,这些步骤都能得分。
如果前面的小问解答不出,但后面的小问可以基于前面的结论解答,可以先解答后面的,再回头补充前面的解答。
其他得分技巧
分段评分:根据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踩上知识点就得分,踩得多就多得分。这种“分段评分”或“踩点给分”的策略在考研中非常实用。
筛选排除法:在多个选项中,排除不符合要求的选项,确定符合要求的选项。
特殊化方法:取满足条件的特例,如特殊值、特殊点、特殊图形等,将得出的结论与选项比较,从而确定正确答案。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考研大题的答题效率和得分率。建议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多练习这种分段答题的方法,以适应考研的答题节奏和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