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机构可能存在的坑人手段包括:
虚假宣传
声称与知名院校有合作关系,只要报名就能通过笔试并录取,实际上这种承诺是无法兑现的。
夸大其他专业的难度,诱导学生报名,不考虑学生是否适合该专业。
包过服务
承诺“包过”考研,但实际无法保证,且退费条件苛刻,最终可能学生一无所获。
名师教学
夸大名师数量和质量,实际上所谓名师只是挂名,并不全程授课。
收费陷阱
采用低学费、0元入学、贷款入学等吸引学生报名,后续以各种名目额外收费。
师资力量差
号称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实际上并无相关资质或经验。
教学质量差,教材老旧,课程安排不合理。
服务质量差
报名前服务态度热情,报名后态度大变,对学员问题不予理睬。
退费困难,机构找各种理由拒绝退款申请。
虚假承诺
承诺考试不过可以退款,但实际退款条件苛刻,甚至存在无法退款的情况。
压分严重
院校在批卷时故意压低专业课分数,影响学生调剂和录取。
不保护一志愿
部分院校让一志愿考生和调剂生一起参加复试,优先录取高分调剂生,导致一志愿考生录取概率降低。
歧视双非
部分院校对非“双一流”高校考生存在歧视,影响这些考生的复试和录取。
复试刷人比例过高
复试比例超过1.5:1,甚至更高,导致部分考生即使分数较高也难以录取。
投机挂靠
一些没有办学资质的机构通过挂靠等方式进入市场,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交钱保证录取
声称认识研招办老师,可以通过“破格录取”或威胁不录取来骗取钱财。
花钱改分数
存在声称可以花钱修改考试成绩的骗局,这种手段完全不可信。
建议
仔细考察机构资质:选择有良好口碑和正规资质的机构,避免被无良机构欺骗。
详细了解课程内容:报名前务必详细询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及师资力量,确保与宣传一致。
认真阅读合同条款:在报名前仔细阅读合同,了解退费等相关条款,避免后期纠纷。
多方了解信息:通过多个渠道了解机构的口碑和评价,避免盲目报名。
总之,选择考研机构时要谨慎,多方面考察和了解,避免陷入各种坑人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