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时间管理问题可能由以下原因造成:
没有吃透知识点:
这是最重要也最值得警惕的一个原因。知识点掌握不牢固,做多少题都白搭。每一次看完解析后,你可能只是背住了解题步骤,处于“我认为我会了”的状态,但本质上并没有了解这个知识点是什么、在哪用和怎么用。想要彻底掌握这个知识点,应该回到课本,了解这个知识点的内核,找出类似题型多写多琢磨。不要觉得现在都到冲刺阶段了,哪里需要看课本!这就大错特错,无论什么时候,基础的知识点都是需要我们投入精力的。
总是粗心和轻视:
也许这道题本来是你信誓旦旦会拿满分的题,但是发现错误后回顾步骤,却发现解题时6写成了0,加号变成了减号。看似是一个小小的错误,但如果是选择填空题,那5分全部扣掉。如果是解答题,丢掉的这几分可能也是你和目标院校失之交臂的原因。无论如何,因为粗心和轻视导致的错误本来就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建议:① 放慢做题速度,过程工整,切勿跳步。考场讲究时间,但是一味讲究时间是没有意义的。将每一个步骤都写下来,保证思路的顺畅,不要跳步。② 放平心态,谨小慎微,不要傲慢。有些同学看到一样的题随便划拉两笔就填上答案了,自然容易摔跟头。甭管题目熟不熟悉,心态上不要放松,就像第一次做题一样重新做过。
长时间不碰后发生遗忘:
任何人都会遗忘,当下的掌握并不意味着你永远都不需要再回顾。况且对于目前在三门课中反复横跳的咱们,遗忘发生的就会更频繁。建议:定期复习,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点,加深记忆。
做题效率低:
如果你现在做的题太难了,明显不符合你的目前的水平,你应该做点简单题,基础题,再做中档题,要是现在还是死扣难题,赶进度,不知道查漏补缺,建立框架,说实话,接下来可能看到数学就胸口发闷,更不想学,恶性循环,最后死路一条,这就是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通过以上分析,你可以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出时间管理的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