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肾内复试可能会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
肾小球滤过率(GFR)
定义: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原尿的量。
影响因素: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和肾小囊内的静水压、胶体渗透压、滤过膜面积和滤过膜通透性等。
肾炎综合征
定义: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特点的综合征。
分类:急性肾炎综合征、急进性肾炎综合征和慢性肾炎综合征。
发生机制:包括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等。
蛋白尿
定义:每日尿蛋白定量超过150mg或尿蛋白/肌酐>200mg/g,或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
发生机制:生理性蛋白尿(如功能蛋白尿和体位性蛋白尿)、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等。
急性肾功能衰竭
透析指征:包括高钾血症、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容量负荷过重等。
肾性贫血
主要原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不足、尿毒症血浆中毒素物质干扰红细胞生成与代谢、红细胞寿命缩短等。
发生机制:包括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寿命缩短、红细胞丢失增加等。
肾性高血压
分类和机理:肾血管性高血压(由于肾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的高血压)和肾实质性高血压(由于肾实质广泛性病变导致的高血压)。
膜性肾病
临床特点: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常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伴血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部分患者伴有持续低补体血症。
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
腹膜炎的诊断标准:腹痛、腹水浑浊伴或不伴发热、腹透流出液中白细胞计数>100/μL、中性粒细胞>50%、腹透流出液培养有病原微生物生长。
尿检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血尿:泌尿系炎症、结石、结核、肿瘤、外伤及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蛋白尿:肾小球性蛋白尿(原发性见于肾小球肾炎和肾小管肾炎)、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等。
糖尿病肾病
临床分期及其主要表现:I期(无肾病表现,肾小球滤过率升高,肾脏体积增大)、II期(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或升高)、III期(明显蛋白尿/白蛋白尿增加,部分患者血压升高)、IV期(肾功能减退,出现K-W结节、入/出球小动脉透明样变等)、V期(尿毒症期)。
这些内容涵盖了肾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在准备复试时,建议系统复习这些知识点,并关注最新的研究进展和临床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