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19考研的寒假复习计划,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制定学习计划
平衡各科复习:每天安排时间复习英语、政治、数学等科目,避免偏科。
公共课与专业课:公共课如英语、数学需要每天复习,专业课根据个人情况分配时间。
政治复习:政治科目变化较大,寒假阶段可先学习基础内容,如马哲政经。
2. 学习时间安排
学习时长:寒假约21天,每天学习6小时,总计126小时。
英语:每天至少2-3小时,共计42-63小时。
政治:每天1小时左右,视个人情况调整。
专业课:每天平均2小时,共计42小时。
3. 学习资源和方法
线下集训营:参加涵盖各科目的线下集训营,获取专业指导。
云上自习室:利用云端自习室进行自主学习,有双师督学。
寒假作业:完成由阅卷组老师研发的英语、数学作业。
名师课程:每周安排名师授课,解决重难点。
学习计划与测试:制定每周学习计划,进行测试和专业答疑。
4. 其他注意事项
作息习惯: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休息。
了解考研常识:提前了解考研的基本信息,如国家线、院校线等。
公共课复习:英语可从词汇、语法开始,数学学习高等数学基础,政治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入手。
5. 个性化调整
跨专业考生:英语和专业课任务重,可减少政治复习时间。
择校择专:结合公共课复习进度进行科学选择。
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调整学习计划。